欢迎访问广西成考网,广西成考网是广西成人高考报名咨询服务平台,为广西成考考生提供报考咨询及培训辅导服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复习指导

成人高考专升本毛概简答题整理

时间:2018-11-28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佚名  

  怎样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资产阶级革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

  先答新民主主义三点路线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再答两点革命性质(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毛主席指出"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是主要的敌人和主要的革命者两方面。"中国革命主要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主要的革命者是工人阶级。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即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它们之间主要区别表现在:

  一是革命的领导权不同;五四运动前,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是资产阶级;五四运动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是工人阶级,其政党是中国共产党;

  二是革命的时代条件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处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范畴;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以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范畴;

  三是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以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为指导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

  四是革命的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在中国建立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即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中国革命为什么分两步走,关系是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先答两步走的内容

  毛主席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再答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必要准备、必然趋势)

  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最后答两种错误的路线

  关于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曾经发生过两种错误倾向:

  一种是陈独秀的右倾路线:割裂两个革命的衔接,提出"二次革命论",只看到了两者的区别,忽视了两者之间的联系;

  一种是王明的"左"倾路线:混淆了两个革命的界限,主张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只看到两者的联系,忽视了两者的区别;

  上述两种观点都违背了中国革命发展规律。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内容(政治、经济、文化)

  三条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种过渡形式,将来必然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三条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四条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论述述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先答内容(必然性、各阶级地位关系、本质特征、职能任务、组织形式)

  第一, 论述了在中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必然性;

  第二, 科学地分析了国内各阶级在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及关系。

  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阶级构成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城市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其中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农联盟;此外还包括无产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特殊联盟;

  第三, 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第四, 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和任务:对外是防止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颠覆和破坏,维护国家独立和安全;对内是镇压敌对势力的反抗,保护人民的民主权利;

  第五, 人民民主专政的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普选方法产生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由代表大会选出的各级人民政府。

  再答特点(国体、政体)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衔接了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时期;扩大了民主的范围——民族资产阶级包含在内;

  政体: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

  简述新中国建国初期,全党全人民的主要任务(两大任务)

  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①解放全国大陆,建立各级地方政权;②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③完成土地革命;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国民经济的恢复:①稳定物价;②统一财政经济的管理;③开展"三反""五反"运动;

  简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必然性

  第一, 实现工业化,是实现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

  第二,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实现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第三, 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是发展农业和社会生产力的需要;

  第四,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为转变提供了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物质保障。

  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第一, 从中国的各阶级状况看,无产阶级虽然是中国革命的先进力量,但是人数很少,所以需要团结社会各阶级组成广泛的统一战线;

  第二, 从敌我双方的力量看,反革命的力量强大就决定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需要在长期斗争中积聚革命力量;

  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第一, 我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处于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的深重灾难之中,而最大的压迫是民族压迫。这种历史条件决定了我国无产阶级拥有广大的同盟军,可以把一切爱国者、不甘心受帝国主义奴役的人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这是中国统一战线的显著特点和最大优势;

  第二, 中国的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可以成为统一战线的左翼集团,是***最基本的依靠力量;

  第三, 民族资产阶级可以成为统一战线的中间集团,是***应该争取的力量;

  第四, 中国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特定集团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有可能成为统一战线的右翼集团,是共产党暂时的同盟者。

  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

  第一, 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第二, 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是统一战线的总方针;

  第三, 坚持始终以工农联盟为统一战线的基础;

  第四, 革命统一战线必须以武装斗争为支柱

  武装斗争的必要性

  第一, 由中国的国情决定: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中国革命无议会可用,无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益,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

  第二, 由反动阶级的残酷性决定的:面对庞大的反革命武装,只能以革命的暴力对付反革命的暴力,走武装斗争的道路;

  第三, 由敌强我弱的革命力量决定的:帝国主义和国内各派军阀之间的矛盾;国内反动集团之间的矛盾,以及中国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将经历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

  简述人民军队的性质及人民军队建设的思想内容

  先答人民军队的性质

  红军的性质是一个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是服从于无产阶级领导并服务于人民革命斗争和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工具。

  再答人民军队建设的思想内容

  第一, 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二, 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是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

  第三, 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

  第四, 实行民主制度和严格纪律是人民军队区别于旧式军队的显著标志;

  简述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五个条件

  第一, 中国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成为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二, 红色政权产生和发展的地区,保留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第三, 国民革命虽然失败,但革命基本矛盾日益激化,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发展;

  第四, 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支持;

  第五, 共产党正确的领导和政策,是红色政权发展的条件;

  论述毛主席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基本内容

  第一,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作用;

  毛主席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是不同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具有对抗性,解决这些矛盾不是要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经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不断地得到解决。

  第二,提出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方法

  毛主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分两类: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由于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处理的方法就不同:

  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需要强制、专制的方法去解决,即发挥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职能,镇压国外敌对分子的反抗和破坏;

  人民内部矛盾是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矛盾,只有用民主、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

  第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方针

  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内部矛盾是大量普遍存在的,所以正确的处理好人民的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第一, 在政治思想工作中,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第二, 在经济工作和各项工作中,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利益;

  第三, 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四, 在各民族关系问题上,既要反对大汉族主义,又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第五, 在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的问题上,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如何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

  第一, 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和平是发展的条件,发展是 实现和平的根本出路。中国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发展起来,制约战争的和平力量将会大大增强。

  第二, 要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才能增强社会主义的凝聚力。

  第三,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的建设中要解决的问题有:其一,对外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其二,对内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其三,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解决所有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要靠自己的发展。

  第四, 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经济发展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现在世界发生大转折,就是个机遇。

  如何理解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基础,前提)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发展、稳定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其一,发展是硬道理,是目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国民经济;

  其二,改革开放是动力。改革开放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经之路;

  其三,稳定是前提。社会稳定是发展经济和顺利改革的前提条件。

  发展与改革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社会稳定是发展与改革的前提。

  我们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稳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内容

  经济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政治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文化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及意义

  先答内容(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高度自治、长期不变)

  第一, "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一个中国"就是中国人民共和国,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第二, 实行"两种制度".在一个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提下,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香港、澳门、台湾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的含义是:其一,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互相竞赛、互相支援、共同发展;其二,两种制度由主次之分,社会主义制度为主体;

  第三, 设置特别行政区,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

  第四, 宪法和法律保证,"一国两制"长期不变。"一国两制"是有宪法和法律保证的一项长期国策。

  再答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

  其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在国家的结构和本质上的突破;

  其二,运用"和平共处"原则把和平共处的思想和原则创造性地运用于国内问题;

  实践意义:

  其一,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案;

  其二,为解决国际争端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范例,是对世界和平稳定的贡献;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的优点及特点

  第一,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多党合作的核心,是不可动摇的政治原则;

  第二,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第三,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第四, 中国共产党与个民主党派合作共事的组织形式是政治协商会议。

  简述我国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

  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正式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三条内容

  针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明确提出,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即: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

  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

  三个基本特征

  我国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有共产党的领导,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有共同富裕的目标,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定也具有其特有的特点:

  其一,在所有制结构上,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条件下运行的;

  其二,在分配制度上,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原则;

  其三,在宏观调控上,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能够把人民当前的利益同长远的利益,整体与部分的利益更好的结合,更好的发挥市场和经济两种手段,把市场调节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五个基本框架

  第一,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第二, 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第三, 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以保证国民经济健康运行;

  第四, 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五,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之间的辩证关系

  先答三者的概念

  解放思想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打破主观偏见和思想僵化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事求是就是要坚持物质的决定意识,要求主观符合客观;与时俱进指党的各项理论工作,全部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赋予创造性。

  再答三者的关系(前提、归宿、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归宿;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马列主义、毛主席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三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免责声明: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请各位考生以招生考试院或招生院校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报考资料
推荐招生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