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广西成考网,广西成考网是广西成人高考报名咨询服务平台,为广西成考考生提供报考咨询及培训辅导服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复习指导

北航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

时间:2018-11-28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佚名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

  1.什么叫马克思主义哲学?

  答: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2.什么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它们有哪些历史形态?

  答:凡是承认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精神是由物质派生的,都属于唯物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在历史上存在三种形态,即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和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反,凡是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物质由精神派生的,都属于唯心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哲学还分为把世界归结为主观精神的主观唯心主义和把世界归结为客观精神力量的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态。

  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区别有哪些?

  答:辩证法的观点:它把世界看作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一切事物都是由内部矛盾推动而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形而上学的观点:它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把世界的各种现象看作是各自孤立、静止不变的东西,认为世界是没有矛盾的,是不会发展的,即使有变化也只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而且认为这种变化纯粹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

  4.说明物质观发展的三个阶段:

  答: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物质观。它对世界穷根究底,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构成的,这种“原初物质”就是世界的本质。

  第二阶段,是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物质观。它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质,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第三阶段,是当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它认为世界统一的基础和构成世界本原的物质是客观实在。

  5.说明运动及其本质,运动与物质的关系:

  答:所谓运动,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基本运动形式有五种: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社会运动。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物质离不开运动、无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运动也离不开物质,任何运动都有物质主体,都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因此,既不能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也不能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6.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是什么关系?

  答:所谓相对静止,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暂时的、相对的稳定,这是相对于事物的显著变动状态来说的。事物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动非静,静非动,动与静是不同的,任何物质的运动过程都存在相对静止和绝对变动两种状态,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常在的,就物质的具体存在状态来说,它又有静止的一面,但这是局部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另一方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它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贯通。任何形式的物质运动,都是在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既对立又统一中进行的。

  第三章 物质和意识

  7.唯物辩证法的两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最基本的观点,也是唯物辩证法理论的总特征。

  8.什么叫发展?怎样理解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答:所谓发展是指事物的运动和过程。发展首先是一种运动:从性质上讲,发展是一种前进运动,既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从内容上讲,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新陈代谢,除旧布新;从形式上讲,发展是量变到质变。发展不仅是运动,而且也是一个过程,即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发展从本质上讲,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所谓新事物是指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反之,旧事物就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必然性的、日趋灭亡的东西。

  新事物必然会战胜旧事物,因为三点:

  第一,事物发展的辩证性质决定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新事物是在旧事物内部孕育成熟,发展起来的。它是旧事物赖以存在的因素,又是促进旧事物灭亡的因素。旧事物无法克服新事物,新事物在发展中必然否定旧事物。

  第二,新事物在本质上比旧事物优越。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腐朽过时的东西,吸收并发展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添加了旧事物中不能容纳的新的内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受到人民群众支持的新事物总是不可战胜的。

  9.什么叫肯定和否定?辨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达: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自身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其自身而不是其他事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其转化为其他事物的方面。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有以下三条:

  第一,辩证的否定是指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这就是说,任何事物的否定都是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我否定,实现自己的运动,自我发展。

  第二,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辩证的否定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由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没有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实现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第三,辩证的否定又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唯物辩证法认为,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并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扬弃”。所谓“扬弃”包含着抛弃、保留、发扬的意思,也就是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在克服旧事物消极因素的基础上,保留某些有利于新事物发展的积极因素。这样,新旧事物之间固然有质的区别,但新事物是从旧事物内部产生出来的,因而同旧事物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10.怎样理解对立统一关系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即事物的矛盾运动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事物发展的实质、形式、道路、动力诸问题中,最核心的是动力问题。因为动力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全部理论的关键。事物发展中为什么会出现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这种形式?为什么会形成否定之否定这样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道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范畴,其实质也是对立面的统一。

  第三,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事物就是矛盾,认识事物就是认识事物的矛盾。作为科学的认识方法的唯物辩证法,就是教导人们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具体分析事物的矛盾,掌握解决矛盾的方法,推动事物的发展。

  第四章 认识和实践

  11.辩证唯物主义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认识观点是什么?

  答: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和基本的观点。

  12.什么叫认识的客体?它的特征是什么?

  答:客体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那一部分客观实在。客体有两个主要特征:①客观性。客体是客观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②对象性。客观事物成为认识客体,不仅是由于它的客观实在性,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同主体发生具体联系,成为实践对象,进而成为认识对象。

  13.什么叫真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相互联系?

  答:所谓真理,就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里的正确反映。这里的“正确反映”,是指主观符合客观,认识符合实际。

  所谓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是指真理的客观性和无限性。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因而是绝对的。凡是真理都包含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都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都是不能被推翻的,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其二,是指从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人们可以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包含两层含义:其一,从认识的广度来说,任何真理都只是对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一部分、一个方面的认识,世界上还有很多事物,人们没有认识或没有完全认识。我们承认世界上尚有未被认识的事物,承认认识还有待于扩张,实际上也就承认了相对真理。其二,从认识的深度来说,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正确认识,带有近似的性质,不可能穷尽客观事物。我们既然承认认识尚未穷尽客观事物,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实际上也就是承认了相对真理。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两者是对立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性质,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考察同一客观真理所作的科学概括。另一方面两者又是统一的。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指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联结,相互渗透。其二,是指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14.说明生产力及其三个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政府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生产力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内容,它表示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产力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而从事物质生产的人。

  劳动资料是指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和物质手段。劳动资料是一个结构复杂、范围广泛的庞大物质系统,其中居于主要地位的是生产工具。

  劳动对象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使用劳动工具所加工的一切对象。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结合起来就构成生产资料,这是生产力中的物的要素,劳动者是生产中人的要素。

  在上述三个要素中,劳动者是决定性的要素,因为劳动者是生产活动的主体,生产工具是劳动者创造出来的,生产资料只有在劳动者的掌握和作用下,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生产资料在生产力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它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物质标志。

  15.什么是生产关系?内容是什么?

  答:这种在物质资料产生过程中发生或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叫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表示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生产关系的内容或结构由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关系等三个方面组成。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全部生产关系的核心和基础。

  16.说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相互关系:

  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两个方面。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它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等三个基本方面,其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最主要的,是具体决定意义上的方面。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指各类社会精神现象的总和,它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哲学理论、科学理论、宗教观念、文学艺术以及各种社会心理等感性和理性的社会精神活动。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决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和发展,必然会引起社会意识或快或慢地发展。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社会意识不是消极地反映社会存在,而是对社会存在有巨大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会加速社会发展,反动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发展。

  第六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17.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答: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之间的交互作用,引起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推动社会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8.社会发展的基本经济规律是什么?

  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经济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构成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它是社会发展的又一个基本经济规律。

  19.什么叫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人民群众是指推动社会发展的大多数人,它包括三部分人:①全体劳动人民;②除了劳动人民以外,有时候还包括一些剥削阶级在内。这里讲的时候,是指处在革命时期或外国入侵时期,站在革命阶级和保卫祖国堡垒之内的剥削阶级;③反动阶级中某些起进步作用的个别人物。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人民群众是物质资料生产的担当者,为人们提供衣食住行用等生活资料和政治、文化、教育等一切社会活动的物质条件。同时,又不断积累生产经验,改进生产工具,为社会发展提供原动力。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一方面,人民群众为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们提供创造社会精神财富的物质条件和经验材料,间接地参加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另一方面,也直接创造社会精神财富。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社会的发展是通过社会变革实现的,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人民群众。同时,社会的改革、进化,也是人民群众推动的。

  第七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20.什么叫人性?人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答: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性一般可分为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三个方面,人性是人的三种属性的辩证统一。

  在人性的各个构成要素中,人的社会属性是人性中的本质属性。所以,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1.怎样理解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辩证统一?

  答:所谓人的价值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

  理想人格是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完全的统一。人的价值首先是指人的社会价值。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越大,其社会价值也就越大。人对社会的贡献,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

  人的个人价值就是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一个人越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的个人价值也就越大。我们说一个人有较高的个人价值,必然是指他能较少地依赖社会,而较多地靠自己努力工作来获得个人和群体的生存和发展条件。而“靠自己努力工作”来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实际内容,只能以为社会创造财富进而从社会获得回报的方式来实现的。所以,人的社会价值也内在地包含了个人价值,人的个人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必要组成部分,人的个人价值又是通过社会价值体现出来的。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辩证的统一。

  22.共产主义的含义是什么?

  答:共产主义包含三方面含义:一是指科学的思想体系;二是指最理想的最合理的社会制度;三是指运动,即实现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应该用共产主义理论武装自己,树立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投身于共产主义的伟大实践。

  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概论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3.毛泽东思想萌芽、形成、成熟和发展的历史时期和标准是什么?

  答:党的创立和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萌芽,主要标志是中国共产党着眼于对中国社会实际的调查和革命规律的探索,初步提出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土地革命前、中期,毛泽东思想形成,标志是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

  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体系。

  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后,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发展,党在完成这些任务的实践基础上,把毛泽东思想发展推向新的高度,对已经形成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更有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24.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概念是怎样提出的?含义是什么?

  答:最早较为完整提出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是王稼祥。他在1943年7月8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论文中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布尔什维主义,中国的共产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1945年中共“七大”,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5.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什么?

  答: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了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使毛泽东思想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

  第二章 近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

  26.怎样理解《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之后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答:《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之后最严重的卖国条约。第一,《马关条约》是世界资产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产物,它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既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第二,割让台湾等地给日本,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而且极大地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第三,赔款白银2亿两,不仅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而且给了列强一个机会,他们可以通过政治贷款,操纵中国的财政,进而控制中国政权。毫无疑问,《马关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27.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是什么?

  答:归结起来,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2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是什么?

  答:分清敌我的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所以,中国革命的对象不是别的,就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就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本国的地主阶级。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情况极其特殊,资本主义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划分为两部分:官僚资本主义和民族资本主义,中国的资产阶级也就划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其中的民族资本主义是要保护和发展的,官僚资本主义则是民族革命的对象。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因为这种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垄断性。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对内推翻封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压迫的民主革命,求得人民解放。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29.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是什么?

  答:一是革命领导权不同。五四运动以前,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只是追随资产阶级参加革命;五四运动以后,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其政党——中国共产党担负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二是革命的时代条件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以后,不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三是革命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而新民主主义革命则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

  四是革命的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专政的国家,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为目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则要在中国建立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然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最终目标是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

  3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是什么?

  答: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第四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31.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是什么?

  答: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

  32.为什么说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

  答:一,通过暴力革命,武装夺取政权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原理,认为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二,近代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压迫;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没有议会可以利用,没有组织工人进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因此,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必须建立并牢牢地掌握革命武装,以长期的武装斗争反对内部的和外部的反革命武装,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三,由于中国反动统治阶级阶段的残酷性,并且他们拥有庞大的反革命武装,所以中国共产党只能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33.新型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答:一,红军的性质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是服从于无产阶级思想领导并服从于人民革命斗争和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工具。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惟一宗旨。

  三,实行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

  四,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

  五,实行民主制度和严格的纪律,是人民军队区别于一切旧式军队的显著标志。

  34.1949年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中提出的执政党建设的思想是什么?

  答: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了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全会不仅着重讨论和解决了怎样迅速夺取全国胜利的问题,而且首次明确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的问题。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全会根据毛泽东的报告通过了相应的决议。

  一,决议阐明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为执政党的建设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提出学习新技术,学习生产管理等新任务,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新内容;

  三,特别强调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决议为执政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第五章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

  35.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内容是什么?

  答:“工农武装割据”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农村根据地为主要战略依托,三者密切结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具体说来: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如果没有武装斗争,就不能战胜反革命武装;就不能发动群众,进行有效的土地革命;也不能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及工农政权。土地革命是基本内容,如果没有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就不能使农民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就不能充分发动农民群众,红军战争就得不到农民群众的支持,革命根据地也得不到巩固和发展。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依托,如果没有根据地,没有工农政权,武装斗争就因失去依托而变成流寇主义而陷于失败。同时,土地革命的成果也无法巩固和发展。

  36.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理论意义是什么?

  答:第一,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验总结,它正确地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二,它批判了顽固坚持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的“城市中心论”的“左”倾错误,回答了右倾悲观主义者的疑问,对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第四,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的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中国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他们争取解放的信心和斗志。

  第六章 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37.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第一,论述了在中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必然性。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纲领。

  第二,科学地分析了各个阶级在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阶级构成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其中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农联盟。此外,人民民主专政还包括无产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特殊联盟。

  第三,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

  第四,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和任务,对外是防止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颠覆和破坏,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安全;对内是镇压敌对势力的反抗,保护人民的民主权利,组织和管理国家的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第五,人民民主专政的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

  38.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是什么?

  答:一,人民民主专政衔接了两个革命阶段:第一时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已经在解放区和革命根据地建立起来。在这个时期的不同发展阶段上,虽然参加政权的阶级、阶层有所不同,但是它所担负的革命任务始终都是相同的,都是为了解决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第二个时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这个时期,虽然参加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阶级、阶层与前一个时期相比并没有大的变化,但是这个专政所担负的革命任务却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它开始担负起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的历史任务。

  二,把民族资产阶级包含在内,扩大人民民主的范围。

  三,独具特色的政权组织形式和政党制度: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党、执政党。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是友党和参政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组织形式。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和政体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四,人民民主专政在概念表述上准确鲜明。

  第七章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39.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党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解放全国大陆,建立各级地方政权;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完成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建国初期,还在全国开展了镇压反革命运动,重点是打击土匪、恶霸、特务、反动党团骨干分子、反动会道门头子。安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国民经济的恢复:首先是稳定物价;其次是统一财政经济的管理;再次是展开“三反”“五反”运动。

  40.过渡时期党的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

  第八章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4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建设照搬前苏联模式的原因是什么?

  答: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在1953年开始的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基本上照搬了前苏联的经验,也就是说采取了前苏联的模式。其主要原因在于: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出现了美、苏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和遏制,而前苏联则给新中国以援助和支持。⑵新中国还没有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需要向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学习,而前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在工业化建设中取得的高速度显示了前苏联模式的威力,并且这种模式又适应了新中国在工业化初期着重发展重工业的需要。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选择前苏联模式,是难以避免的。

  42.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观点是什么?

  答: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在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法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这些上层建筑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相适应的。但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存在,国家制度中某些环节上缺陷的存在,国家机构中某些官僚资本主义作风的存在,又是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相矛盾的。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是根本不同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不是要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节、自我完善,不断地得到解决。

  43.怎样理解在社会主义时期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答:关于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社会矛盾的理论: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在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一般来说,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用专政的办法解决;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

  这两类矛盾相比较,社会主义社会大量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而且呈现出异常复杂的情况,若处理不好,就会向敌我矛盾转化。因此,毛泽东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时期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第三部分 邓小平理论概论

  第一章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44.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什么?

  答:我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所以,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理论效果。我党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所以,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理论效果。

  45.邓小平理论发展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和实践基础是什么?

  答:要明确邓小平理论是在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并成为时代主题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历史条件下,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和挫折的经验和教训并借鉴其他社会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基础上,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探索和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46.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一方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又突出了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的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第四,邓小平理论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特征、战略步骤、党的建设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第二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47.什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答: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再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48.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9.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答:社会主义的最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第一,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产力直接决定生产关系并进而决定一切社会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和最根本的推动力。

  第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只有不断发展生产力,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创造出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所以,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第三,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迅速发展生产力,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防止和平演变的迫切需要。

  第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社会需求同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说,只能靠不断发展生产力来解决。

  50.怎样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

  答:第一,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

  邓小平认为,在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中,和平是发展的条件,没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就难以集中心思发展经济;而发展是实现和平的根本出路,越发展和平力量越大,因此,发展问题或者说经济问题是核心。第三世界国家中人口最多的中国,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等到中国发展起来了,制约战争的和平力量将会大大增强。这就是说,中国加快发展起来,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大贡献。

  第二,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它的成就如何,能否发挥出优越性,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的确立及其坚定程度。因此,要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增强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获得充分发挥,用事实来教育人、说服人。

  第三,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矛盾十分复杂,对外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对内要尽快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还要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解决所有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要靠自己的发展。

  第四,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

  要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经济发展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现在世界发生大转折,就是个机遇。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51.什么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的含义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阶段。我国从1956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一直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因为,在我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建立起来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建立起来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已经确立,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已经消灭。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这是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还很不成熟,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里,还没有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还处于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

  52.说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辩证关系:

  答: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必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

  改革是动力,通过对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方面进行的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开辟道路。

  发展是目的,我们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求得经济和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江泽民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稳定局面;顶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从根本上摆脱经济落后状况,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都离不开发展。

  稳定是前提,是改革和发展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如果政治不稳定,社会不安定,那么就无法进行改革,就不能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什么事也干不成,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就会落空。

  我们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

  5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内容是什么?

  答:基本纲领包括三点:经济纲领;政治纲领;文化纲领。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人民区域自治制度;发扬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54.说明我国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

  答: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正式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55.怎样理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答: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的基础作用主要表现在: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产品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是重要的出口商品;农村又是工业品的主要市场;农业的发展能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提供劳动力等。

  56.什么叫可持续发展?实质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采取哪些措施?

  答: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剥削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

  实质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在环境问题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传统的发展模式严重地制约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背景下产生的,以经济的高速增长为主要目标。这种发展战略,一方面使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经济规模空前扩大,社会物质财富极大增长,但另一方面造成自然资源过度开发消耗,污染物质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⑴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⑵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开发和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率;⑶加强治理污染,保持生态环境。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5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原因是什么?

免责声明: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请各位考生以招生考试院或招生院校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报考资料
推荐招生院校